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国防 通讯员 李现理
鹿邑县农妇冯艳萍多年来精心照顾公爹、公婆和母亲,用孝老敬亲谱写了一曲大爱至孝的人间赞歌。4月18日上午,记者前往鹿邑县贾滩镇王统村采访了冯艳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冯艳萍中等身材,说话轻柔,端庄俊俏。她左手腕上缠着白纱布,是20多天前在抱母亲上床休息时,不慎手腕错位受伤。“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每个子女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平时照顾公爹、公婆和母亲,就是再苦再累,我也不怕,但最怕的是有一天失去他们。我认为,孝心不能等待,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冯艳萍直言不讳地说。
冯艳萍今年47岁,她和丈夫王太山于1997年农历10月结婚,至今已经26年。84岁的公爹王文同双目失明至今已经15年;82岁的公婆韩永兰常年有病,身体瘦弱,平时全靠药物维护。
她平时在照顾公爹、公婆时,因老人牙口不好,每一顿饭都要做好几样。“吃了这一顿饭,就立即想着下一顿饭该做什么。每天坚持换样做,就能让他们多吃点,只有吃好喝好,才能保证都有个好身体。”冯艳萍说。
照顾孝敬老人,再苦再累都不怕,但就怕他们生病。去年冬季疫情防控期间,冯艳萍在所居住的鹿邑县城万家灯火小区当志愿者时,感染了新冠病毒,接着全家老人孩子都被感染,孩子抵抗力强,过几天就没事了,老人就不太乐观了。“每天看到他们难受的表情,我心里比他们更难受。我平时不怕照顾他们,最害怕他们有一天突然离开我们。”冯艳萍说。
因为老人上楼下楼不方便,多年前冯艳萍就买来理发工具,当起了“家庭理发师”。“公爹公婆虽说没有生我养我之恩,可他们生了孩子他爸,今生能有幸成为一家人,就是注定的缘分。因为父母在家就在,一家人就会更加幸福美满。”
2016年10月,冯艳萍的公婆韩永兰因突发心肌梗塞住进县城一家医院抢救,主治医师说心脏必须搭桥下支架,才能保住生命,并要求冯艳萍准备10至12万元手术费。当冯艳萍和家人把费用东拼西凑准备好后,院方以其公婆年迈、手术风险大为由,不愿为其做手术。后来在冯艳萍和家人的央求下,院方才为其公婆做了手术。经过冯艳萍和家人的精心照顾,其公婆病情逐渐好转。
冯艳萍的父亲于2021年7月因病去世。自此,冯艳萍就暗自发誓:一定照顾好3位老人的身体,来弥补遗憾。“只要每天能让他们吃好喝好、健康快乐,再苦再累,我心里就感到很值得!”冯艳萍流着泪说。
冯艳萍的母亲杜玉荣今年78岁,已经偏瘫6年。为了方便随时照顾她,冯艳萍经常把她接到县城一起生活。虽然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当看见冯艳萍难过伤心时,母亲还会给她擦眼泪,让冯艳萍瞬间感受到了母爱和亲情。
“什么是孝顺?我认为,一是尽孝要趁早,不能去等待,更不要等失去了再去后悔、遗憾。二是不管他们以前做的事情对与错,都不要再去计较和讨论。三是平时要学会宽容老人,在他们健在时多尽孝,比啥都强!”
王统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兴说,冯艳萍是多年来镇、村两级孝老敬亲的先进典型,2017年7月,冯艳萍被贾滩镇党委、镇政府评为“孝顺媳妇”,2018年、2023年,她先后被王统村党支部、村委会评为“孝顺媳妇”。②10
上一篇:【全球独家】关于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参评作品的公示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1月28日从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日前我省印发《建设河南省RCEP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发挥河南自贸
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2022年,我省强化工业增长攻坚,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 4%,高于全国15 1个百分点。工业
继信阳高新区、许昌高新区成功获批为国家高新区之后,我省高新区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1月29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省政府新批准认定了5家
1月30日,副省长刘玉江赴洛阳市调研房地产市场发展和保交楼工作。刘玉江深入汝阳县、伊川县房地产项目现场,与项目负责人、房地产从业者交
郑州市303个项目,总投资3068亿元;洛阳市311个项目,总投资2857亿元;安阳市163个项目,总投资1266亿元……近日,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
X 关闭
X 关闭
6月3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平台建设、服务项目、技术研发等情况。(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30日,省委[+更多]
6月30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副省长何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项目奠基。河[+更多]
免费的也许是最贵的。接到免费茶艺培训,到店就送精美礼品的卡片,近日,有好奇心的老年人走进了郑州某某斋生活艺术馆。馆内,古玩、字画、[+更多]
6月30日,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会议在郑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