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路透社5日消息,由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组成的航母编队5日穿越巴士海峡,经过台湾东南海域展开首次西太平洋训练。军事专家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更有利于锤炼航母编队的实战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辽宁舰航母编队此前赴远海训练时,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曾表示,训练行动是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的例行性训练,旨在检验部队训练成效,有利于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3月初,央视一篇关于山东舰的主题报道中提及,去年山东舰通过层层考验,如期完成既定作战能力目标,取得了战备训练的“通行证”。山东舰舰员称,“随着经历检验的战法战术越来越多,我们挺进深蓝的底气也越来越足了。”另一位舰员则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与辽宁舰编队共赴远海深蓝。”
山东舰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首艘航母,于2019年12月交接入列。入列迄今,山东舰先后完成跨区机动、编队战术等训练任务。从官方发布的训练动态中可以看到,山东舰奔赴远海训练的日子指日可待。
今年1月14日,“人民海军”微信公众号公布山东舰编队最近的动态,在那次训练中,山东舰编队深入开展海面、空中、水下等多兵种、跨领域、高难度立体攻防作战科目专攻精练。在公布的图片中,有一张是山东舰甲板上摆满了歼-15舰载战斗机,另一张则展现了歼-15进行了白昼和夜晚全天候的起降训练。此外,直9、直18等直升机训练也在同时进行。军事专家认为,入列三年多来训练水平不断提升,山东舰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作战能力,赴远海训练的日子越来越近。
军事专家张学峰5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山东舰航母编队出第一岛链,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外界不值得大惊小怪。只有见惯了大风大浪,在风浪中摔打,以后才能经受住大风大浪。
张学峰表示,对于航母而言,大型航母的预设作战环境通常在岛链外、大洋上,因此只有在大洋上,才能发挥航母编队的火力优势。“在第一岛链内,岸基航空兵力量就能有效应对来家门口骚扰的不速之客,相较而言,航母舰载机的控制半径有上千公里,航母编队部署到岛链外才能发挥它的火力优势;在宽阔的大洋上,还能充分发挥航母编队的机动力,减少被对方发现的概率,提高航母编队自身生存能力。”
因此,本着战时在哪里作战,平时就要在哪里训练的原则,航母编队就要拉到大洋上去训练。张学峰认为,通过远海训练,山东舰一方面可以更熟悉预设战场的海洋环境、气候气象特点。另一方面,岛链外训练是对指战员心理上历练。“在大洋上训练,航母远离岸基力量支撑和支援,会面对更多不可预见因素,比如会面国外军机、战舰的近距离干扰、骚扰,编队要完全靠自身力量独立处置,更有利于锤炼航母编队的实战能力。”
此前,辽宁舰航母编队赴西太进行远海训练时,日本不仅出动“出云”号直升机航母跟踪监视,日战机还升空应对中方舰载机活动。此外,辽宁舰在远海训练期间也与美国海军的“马斯廷”号驱逐舰有近距离接触。
军事专家宋忠平5日则对《环球时报》表示,无论是辽宁舰还是山东舰都绝不是“宅男”,都会在远海远空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和保障力,在未来的军事斗争准备中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山东舰到西太训练就是一次重要的军事演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山东舰的远海训练还预示了另一种可能,未来山东舰和辽宁舰可能会同时出现在西太平洋,进行双航母编队演练,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
记者1月28日从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日前我省印发《建设河南省RCEP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发挥河南自贸
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2022年,我省强化工业增长攻坚,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 4%,高于全国15 1个百分点。工业
继信阳高新区、许昌高新区成功获批为国家高新区之后,我省高新区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1月29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省政府新批准认定了5家
1月30日,副省长刘玉江赴洛阳市调研房地产市场发展和保交楼工作。刘玉江深入汝阳县、伊川县房地产项目现场,与项目负责人、房地产从业者交
郑州市303个项目,总投资3068亿元;洛阳市311个项目,总投资2857亿元;安阳市163个项目,总投资1266亿元……近日,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
X 关闭
X 关闭
6月3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平台建设、服务项目、技术研发等情况。(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30日,省委[+更多]
6月30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副省长何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项目奠基。河[+更多]
免费的也许是最贵的。接到免费茶艺培训,到店就送精美礼品的卡片,近日,有好奇心的老年人走进了郑州某某斋生活艺术馆。馆内,古玩、字画、[+更多]
6月30日,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会议在郑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