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产经 >  >> 
“清廉云南”建设之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专项行动——澄清正名鼓劲实干 传递监督执纪“温度”
来源:云南法治网      时间:2023-03-07 10:06:24

原标题:“清廉云南”建设之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专项行动——澄清正名鼓劲实干 传递监督执纪“温度”

为担当者担当,为有为者撑腰。


【资料图】

2022年吹响了“清廉云南”建设行动“集结号”,红河州、迪庆州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在落实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专项行动过程中,一手抓从严管理监督、一手抓关心关怀激励,坚持综合研判、精准核查,以实际行动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不断传递监督执纪“温度”。

澄清正名是给党员干部的一颗“定心丸”。

开展专项行动以来,澄清正名已成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通过会议澄清、书面澄清、当面澄清、媒体澄清等形式,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大力弘扬清廉守正、担当务实之风,激励党员干部勇担当善作为。同时,以澄清正名工作为契机,同步做好相关纪法知识宣讲工作,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依法依规反映正当诉求,狠刹歪风邪气,营造良好信访举报环境。

这样做不仅让党员干部主动扛起政治责任,敢于亮剑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又坚定不移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努力营造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卸下包袱——不怕吃苦又受累,就怕流汗又流泪

2022年,红河州泸西县金马镇初级中学校长朱某被举报有“违规违纪”问题,虽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但群众难免议论纷纷,而闲言碎语也让朱某倍感压力、心情低落。

泸西县纪委监委收到群众的举报后,第一时间展开调查核实工作,通过走访相关人员、查阅佐证材料、调取关键资料等方式多方取证、深入核查,最终查明该举报反映问题失实。为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该县纪委监委到学校召开澄清正名大会,公开为其澄清正名。

与朱某一样,迪庆州维西县副县长卢某也有“被抹黑”的经历。最后,经迪庆州纪委监委调查后为其澄清正名,卸下“包袱”后,卢某放开手脚继续奋战在基层一线。

“工作难免会触及一些人的‘奶酪’或得罪一些人,从而遭到恶意诬告、诽谤。”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说,对查证后的失实检举控告,只有及时开展澄清正名,才能还干部“清白”,给群众“明白”。

从专项行动的实践来看,失实检举控告大致可分为完全不属实、主要问题不属实(部分问题查无实据或暂无证据证实)等情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反映人对客观事实掌握不全面、不准确,道听途说或对相关纪律法规存在理解不清,也存在别有用心者,故意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进行恶意举报、诬告陷害等。

在澄清方式上,红河州根据失实检举控告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澄清对象本人意愿等,按照“一事一策”为予以澄清正名的党员干部“私人订制”澄清方案,灵活运用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对失实检举控告进行澄清,消除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去年,红河州纪检监察机关共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85次105人。数字背后,是担当作为干部的“洗冤录”,更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成绩单”。

确保澄清经得起检验,深核细甄澄清对象是第一道“关口”。在专项行动中,迪庆州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以“三+”模式开展失实检举控告的澄清正名工作,旗帜鲜明地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强烈信号。

2022年,迪庆州纪委监委依托检举举报平台数据梳理功能,对往年已办结且失实的数百件检举控告信访举报进行逐一梳理排查,特别是对多次举报多次查否的信访举报进行再回头“巡视”。

这样做,一方面承办部门要通过调阅档案、调取资料、实地了解等多种方式,对需要澄清问题再次进行严谨细致的核查;另一方面,召开专题会议集体沟通会商、分析研判,确定拟澄清对象。

为确保专项行动效果,两地纪检监察机关还结合工作实际,按照“谁办理、谁澄清”的原则,对认定符合澄清正名条件的,结合被检举控告对象的工作履历、职务岗位、日常表现、群众口碑等情况进行精准研判,综合评估澄清正名采取方式、达到目的、取得效果,确保澄清正名工作可控、可行。

鼓足干劲——洗刷冤屈还清白,撑腰鼓劲促担当

澄清正名是信任和关怀,更是鼓励和鞭策。

蒙自市草坝镇前进村党总支书记姜某之前也因举报信思想跌入谷底。在查证举报反映问题不属实后,纪委立即召开党员大会为姜某进行了澄清。

为防止“一澄了之”,红河州纪检监察机关在予以澄清的同时,注重做好被澄清对象访前、访中、访后等个性化靶向回访,倾听澄清正名者心声,及时向其所在单位组织反馈当前困难与困惑、消除疑虑,免除后顾之忧,并鼓励他们继续前行,拾起信心继续干事,认真做好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

“严格依规依纪依法的同时,澄清正名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好尺度。”迪庆州纪委监委针对不同的案件、不同的澄清对象以及失实举报产生影响的不同,分类实施澄清正名。

比如,对澄清对象造成心理影响的,通过当面澄清,帮助其消除思想顾虑,激励其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在本单位或系统内造成不良影响的,通过向本人及所在单位书面通报、召开澄清会或个别说明的方式予以澄清;不良影响涉及面较广或在网络媒体造成不良影响的,在一定范围内以文件、会议等形式公开通报,消除负面影响。

针对恶意举报、诬告陷害者,依规依纪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扩大震慑效应。

红河州和迪庆州纪委监委针对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反映情况等行为,对举报人进行批评教育,实现澄清正名工作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同时,强化与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审计、信访等部门、机关的信息沟通,加强工作协作配合,及时发现和处理诬告陷害信访举报。

除此之外,两地纪检监察机关畅通线索举报渠道,通过群众点名接访、下基层主动接访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的受理范围和打击诬告陷害行为等纪法知识,引导干部群众从“要举报”转变为“会举报”。

为扎实提升工作质效,迪庆州纪委监委还对澄清正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建立完善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将专项行动与重复举报治理工作统筹考虑、一体推进,在一批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恢复名誉、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得到保护的同时,切实推动解决好失实检举控告背后的群众合理诉求,做到化解矛盾与澄清正名效果相统一、不偏颇,有效化解一批长期存在的重复举报积案,着力减少贴牌挂名举报反映利益诉求类信访举报的数量,维护良好的信访举报秩序。

仅2022年,迪庆州检举控告总量同比下降3.76%,重复举报量同比下降26.09%,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敢于亮剑——扶正祛邪扬正气,激浊扬清树新风

强化正向激励是遏制诬告陷害行为的关键一招。

在具体工作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扣“澄清正名”专项行动要求,及时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者澄清正名,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建水县将规范信访举报、向诬告陷害亮剑等内容融入彝族花灯、建水小调、方言情景剧等文艺载体内容创作中,靶向开展信访举报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法治信访理念,正确认识检举控告人权利义务,自觉维护信访秩序,做到依法、有序、文明信访。

在此基础上,红河州、迪庆州还出台奖励实名检举控告工作实施办法,让实施的每一步有章可循,明确实名举报奖励的条件、范围、标准、办理程序,支持和引导人民群众依法实名检举、控告违纪违法行为,客观真实反映问题。

为此,两地纪检监察机关加大诬告陷害行为查处力度,加强与政法、信访、司法等部门协作配合,建立查处诬告陷害行为预防、辨别、查处的工作机制,全面规范线索研判、案件侦破、审查起诉等工作流程,将澄清正名工作与查处诬告陷害工作有机衔接,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诬告陷害行为。

在澄清正名之前,坚持边查办、边澄清,同步推进、同频共振,达到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化解一批信访问题、澄清正名一批不实举报的最终目标。以鲜明立场和事实依据,强化澄清正名机制落实,及时消弭质疑之声,回应群众热切期待,以权威结果示人、服人,从而进一步引导良好的社会舆论,助力公信力提高,提高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满意度。

特别在澄清正名时,纪检监察机关同步公开对诬告者的查处情况,这样不仅有警示教育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查清事实、认定不法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调查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准确性,确保调查结论经得起时间和事实的考验,公开会也更有底气。

扶正必须祛邪,激浊方能扬清。一直以来,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刀刃向内,零容忍防治“灯下黑”,同时依规依纪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突出激励纪检监察干部在新时代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纪检监察具体实践,坚持真诚关爱,发挥激励的吸引力和机制的推动力作用,让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同时,注重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宽容挫折和失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充分利用容错纠错机制、考评奖惩机制、追责问责机制、澄清防范机制等,用组织的温暖持续为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保温、增温。

本报记者 汪波 通讯员 杨紫童 洛桑竹玛

X 关闭

X 关闭